来自:众合信通 浏览 :次
今年所有的风口中,恐怕没有比直播更受瞩目的了。
从去年薇娅、李佳琦全网破圈走红,成为能与马云谈笑风生的头部流量;再到今年罗永浩“下海”再创业首场直播带货1.6亿;再到董明珠直播一场销量3.1亿追平格力全年电商收入——线上线下,不谈直播仿佛就已经跟不上时代了。
但在品牌纷纷对直播带货跃跃欲试的同时,董明珠、罗永浩这样的明星企业家,和李佳琦这样经验老道的主播都屡屡出现翻车的情况。再加上水涨船高的费用,如何做好一场直播成了品牌商家共同头疼的命题。
而比翻车上热搜更让品牌担心的是:如果一场直播做完,没有观众、没有转化、没有销量,恐怕是比全网翻车更为尴尬的场景。
在人人争相入局的直播带货下半场,想要拥有直播间内红火热闹的几十分钟,所需要的是直播间外一整个品牌生态的建设做依托。
虽然今天人人都在谈直播带货,直播在瞬时成交上的表现也十分突出,但直播这个形态也是有它的天然缺陷的。
首要问题在于直播的强实时性:一场直播动辄几个小时,但基本上不会有用户会全程蹲守直播间。大多数用户不会几个小时全程听主播聊产品,即便像罗永浩在抖音直播带货首场累计观看破千万,但在线峰值仅仅是290万。
与此同时,实时进场的用户也很难跟进——这也是为什么主播带货一个商品只会讲几分钟,因为用户的注意力不会长期集中在直播间内,必须做到短平快才能达到推广的效果。
也因此,直播带货的整体叙事完全是非线性、碎片化的,这也意味着着直播实际上并不适合做品牌构建:一个品牌故事很难在几分钟内讲完,直播间里的观众也很少会有耐心听单方面的输出。
此前一些品牌在这方面的尝试效果也并不好,例如董明珠在抖音首场直播里讲格力和自己的创业故事,从各方面反馈来看,用户就并不买账。因此,在品牌传播上,就必须在直播间外有其他动作来做补充。
而由于强实时性,直播也兼具了强互动性和强突发性的特点,这对主播的临场能力是很大的挑战,屡屡登上微博热搜的各种翻车案例都说说明了这个问题——可以说是直播对企业最大的挑战之一。
明码标价支付及信息安全
服务出问题全程跟进
申请失败100%全额赔付
让您的信息安全又保密
服务全程进行信息化监控